溽暑夏季,愛美女性最怕皮膚曬黑及缺乏彈性,營養師指出,皮膚保養最佳方法必須內外兼備,其中營養攝取即是內在維護非常重要的一環,建議應掌握「水嫩彈力7大營養原則」,才能由內而外散發光澤,讓肌膚水嫩動人。
1.蛋白質/豆魚蛋肉類要足夠
身體會利用甘胺酸、脯胺酸、離胺酸等胺基酸來製造膠原蛋白,而這些胺基酸來自於我們吃的蛋白質食物當中,像是:魚類、肉類、黃豆製品、蛋、奶類,根據每日飲食指南建議,每天要攝取大約1.5個手掌大小的「豆魚蛋肉類」。
2.油脂/攝取足夠脂肪酸
飲食當中若缺乏必需脂肪酸,皮膚機能大受影響。因此每天建議要攝取1至2湯匙的油脂和1湯匙的堅果,油脂的來源以冷壓初榨植物油較為理想,以確保有攝取到足夠的必需脂肪酸。
3.維生素C/促進膠原蛋白合成
維生素C可以活化身體製造膠原蛋白的兩個重要關鍵酵素:脯胺酸羥化?、離胺酸羥化?,當飲食中缺乏維生C素時,就會導致膠原蛋白無法合成,出現牙齦流血、血管失去彈性、皮膚點狀出血等症狀。芭樂、柑橘類、奇異果、甜椒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。
4.維生素A/維持皮膚健康
維生素A可以使黏膜細胞合成醣蛋白,有助於保持皮膚的濕潤、維持上皮細胞與黏膜的健康。肝臟、深綠色蔬菜、深黃色蔬菜、紅蘿蔔是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。
經常耳鳴竟然是聽力喪失的徵兆!前幾年型男歌手吳克群傳出連續兩個月耳鳴、聽力下降,以為是耳垢多,未料竟是突發性耳聾,因延誤治療黃金時間,聽力只剩6成。醫師提醒,如果耳鳴合併聽力下降,是聽力喪失徵兆,及早就醫才能搶救聽力。
耳鳴是聽神經接收聲音有障礙的現象
為什麼耳鳴會和聽力喪失有關?亞東醫院人工耳蝸中心主任陳光超表示,醫界推測耳鳴的發生,可能是聽神經原來應該要接收到聲音的訊號,但聽神經受傷無法收到訊號而產生耳鳴。或是耳內毛細胞運動時,因聽神經老化、毛細胞損壞。正常情況下,聲音傳導進耳內的振動波會影響毛細胞接收聲音,但是損壞的毛細胞接收到反射波時無法接收聲音,使得耳內接收到的反射波產生雜聲音,即聽覺系統傳達到大腦的訊號出現障礙的現象。如果持續出現這種現象,即表示聽覺發生問題。
長庚醫院耳鼻喉科耳科主任陳錦國說,耳鳴指的是耳朵聽到鳴叫聲或是耳朵悶脹,有很多原因都會引起耳鳴,包括感冒、吸菸、喝酒、熬夜及噪音等引起的暫時性的耳鳴,而可能會長期影響聽力的則有聽神經瘤、腦瘤、俗稱耳中風的突發性耳聾,也是會先以耳鳴的症狀為表現。
急性聽力降低需儘快用藥
如果是老化影響的聽力慢慢喪失,可以搶救的聽力有限,一般採取的是使用有助耳內循環的藥物減緩聽力喪失。但如果是突發性耳聾,因為有治療黃金期,所以必須及時治療。陳錦國提醒,突發性耳聾常引起耳內發出尖銳的「吱吱吱」叫聲,很多人執著於「叫聲何時停止」,但其實最該做的是趕快到耳鼻喉科做聽力檢查。如果有連續3個音域聽力降低超過30分貝,表示為突發性耳聾,趕快用類固醇治療,有機會搶救聽力。
耳鳴類型不同會影響聽障程度
陳光超說,如果耳鳴又同時合併天旋地轉的眩暈,根據統計顯示,這類型的聽力喪失比較難回復,治療效果差。如果是低頻發出嗡嗡叫、爬高會發作的耳鳴,陳錦國提醒,這可能是梅尼爾氏症引起的耳鳴,有機會經由治療減緩聽力喪失的速度。如果是耳悶悶的,聽聲音像有水聲的耳鳴,小心可能是中耳炎引起的聽力障礙,必須趕快治療,否則進一步傷害可能會造成永久性聽力降低。耳骨硬化症到最後也可能引起聽力喪失,除了可以選擇配戴助聽器以外,也可以利用人工耳鐙骨取代硬化耳骨的手術治療,但這項治療很精密,必須很小心,否則也可能傷害內耳而引起全聾。耳鳴伴隨心跳搏動聲 危險性高
兩位醫師都提醒民眾一定要注意以下這種耳鳴:持續聽到和心跳同步的搏動聲,一定要趕快就醫檢查,因為這類型的耳鳴,通常和腦動靜脈畸形有關,腦動靜脈瘤破裂有致命危險。陳錦國說,如果是劇烈運動後聽到心跳聲,這種通常是短暫性的,如果是持續數小時、數天或反覆發作,就一定要當心。
5.維生素E/保護皮膚
自由基是造成身體與皮膚老化的元凶之一,當皮膚的色素蛋白受到自由基影響而變性與沉澱,就會造成老人斑。維生素E參與細胞膜的抗氧化作用,可以清除自由基、保護細胞。植物油、堅果、胚芽是維生素E的主要食物來源。
6.鋅/促進傷口癒合
身體幾乎所有蛋白質的合成過程都需助聽器推薦要鋅來參與,當然也包含了膠原蛋白。而且鋅在皮膚表皮當中的分佈量相當高,因此攝取足夠的助聽器鋅也有助於維持上皮細胞的健康,可促進傷口癒合。
7.花青素和前花青素/保護膠原蛋白
花青素和前花青素主要存在於紅色、藍紫色的蔬果當中,像是:葡萄皮、葡萄籽、藍莓、莓果等,黑豆與紅酒當中也有。花青素和前花青素都是非常好的抗氧化劑,可以清除自由基,保護細胞膜和皮膚;而且還能抑制膠原蛋白?和彈力蛋白?的活性,保護膠原蛋白和彈力蛋白不易被分解,增加皮膚與血管的彈性,可以說是彈力美肌的聖品。
【延伸閱讀】
- 吃對地中海飲食抗老 把握5原則、避開1陷阱 ‧